人民来论:高考志愿填报要遵从实际、从心出发

发布时间: 2021-06-27

     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的公布,高考志愿填报也提上了日程。
6月23日,教育部发文部署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。一方面要求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完善高考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,为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﹔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机构的监管和严肃查处,对存在夸大宣传、虚假宣传、收取高价咨询费用的中介机构、网站、APP等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,切实保障考生的权益。
        毫无疑问,教育部此举既有利于减少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担忧和焦虑,起到了“指点迷津”的作用﹔又对一些虚假宣传、违法违规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起到了震慑作用,可谓是一场“及时雨”。
       寒窗苦读多年,“一分不浪费”是考生、家长和学校的期待。但由于对各高校的不了解,在填报志愿时,考生和家长们感觉力不从心、无从下手。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更科学地筛选高校信息,更稳妥地填报志愿,他们把目光投向填报志愿软件和报考服务也情有可原。然而,社会上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却不那么靠谱。
       前不久,教育部就曾发布预警,要谨防“高价志愿填报指导”诈骗陷阱,对其中漫天要价、“速成上岗”人员多、指导质量参差不齐、“规划专家”极可能是利用课余时间短期兼职的大学生等问题进行了提示。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内容,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、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,切勿轻信所谓的“天价”志愿填报指导服务。相关内容给考生和家长敲响了警钟。
       需要明确的是,高考制度年年有变化,没有任何机构能百分之百把握得住。所谓志愿填报指导,不过是服务机构利用家长盲目、焦虑的心理,制造噱头,以此谋利。想要咨询的心情能理解,但也需要考生和家长保持理性,擦亮双眼,不能听信虚假宣传上当受骗,更不能把志愿填报押注在所谓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上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需要尽快对那些明显不合规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整治。
       说到底,高考志愿填报因人而异。高考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,也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渠道,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但没有任何志愿是可以定义一生的,考研、就业、创业等众多渠道,为每个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空间。所以,考生和家长要保持平常心,减少焦虑,才能不被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机构忽悠。
更为关键的是,考生们要结合实际,选择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、喜欢的专业,毕竟,任何机构都没有本人更了解自己。
       无论被哪所学校录取,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快乐求学,不虚度光阴、不辜负韶华。

 

©2000-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

备案/许可证号:滇ICP备12000361号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滇ICP备12000361号-1

备案查询:工业和信息化部ICP/IP地址/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

联系方式
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

电话:0871-67985516 0871-67985881

传真:0871-67985981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勤智经管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/07/29 17:29:05